丁村组底界的侵蚀面
陶富海 ,解晓勇
摘要(Abstract):
<正> 我国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丁村遗址,是1953年发现1954年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持下进行系统发掘的。除获得三枚人牙化石和2005件石制品外,还有28种哺乳动物化石、5种鱼类、30种软体动物化石。经研究,人类化石处于早期智人阶段,文化期为旧石器时代文化中期亦即地史上的更新世晚期早一阶段。发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陶富海 ,解晓勇
DOI: 10.19839/j.cnki.dcxzz.1990.04.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贾兰坡,1955:山西襄汾县丁村人类化石及旧石器发掘报告。科学通报,第1期。
- [2] 裴文中等,1958: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
- [3] 贾兰坡等,1961:山西旧石器。科学出版社。
- [4] 贾兰坡等,1962: 匼河。科学出版社。
- [5] 王挺梅等,1962:山西省汾河流域第四纪调查报告。黄河中游第四纪地质调查报告,科学出版社。
- [6] 刘东生等,1962:中国北方第四纪地层的某些问题。第四纪地质问题,科学出版社。
- [7] 周明镇等,1965:晋西南几个晚新生代地层剖面的观察。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9期。
- [8] 周昆叔,1975:山西丁村剖面考察及其花粉分析,第四纪抱粉分析与古环境。科学出版社。
- [9] 杨景春等,1979:关于丁村组的几个问题。地层学杂志,3卷3期。
- [10] 贾兰坡等,1982:建议用古人类和考古学的成果建立我国第四系的标准剖面。地质学报,第3期。
- [11] 山西省地质局区测队,1983:山西的晚新生代地层。
- [12] 陈万勇,1983:山西丁村人生活时期的古气候。人类学学报,2卷2期。
- [13] 陶富海等,1987:丁村遗址打制骨片的观察。史前研究,第1期。
- [14] 陈铁梅等,1984:铀子系法测定骨化石年龄的可靠性研究及华北地区主要旧石器地点的铀子系年代序列,人类学学报,3卷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