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巴山隆起的镇巴上升
成汉钧 ,汪明洲 ,陈祥荣 ,许安东 ,陈淑娥
摘要(Abstract):
<正> 《论汉南古陆及大巴山隆起》一文论述了“南郑上升”及“西乡上升”,澄清了“汉南古陆”与“大巴山隆起”的基本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则是该文的续篇,着重论述大巴山隆起的早期上升,并名之“镇巴上升”。 往昔多认为上扬子区梅树村期与筇竹寺期之交地层之间普遍为平行不整合或沉积间断。近年来罗惠麟等则否定该不整合在滇东的存在,以致该不整合或沉积间断在上扬子区是否普遍存在及其特点如何尚需分区深入研究。由于宜昌峡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第Ⅲ小壳化石组合带及筇竹寺期早期三叶虫带的缺失,该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灯影组天柱山段与筇竹寺期水井沱组之间为平行不整合关系是公认无疑的。大巴山地区位于上扬子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成汉钧 ,汪明洲 ,陈祥荣 ,许安东 ,陈淑娥
DOI: 10.19839/j.cnki.dcxzz.1992.03.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李善姬,1980,西南地区地层总结。
- 1) 成汉钧、王展利等手稿,宁强赵家坝寒武的研究。
- 丁莲芳、李勇等,1983:论陕南震旦系-寒武系界线。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3年,2期。
- 成汉钧、高启标等,1980:陕西西乡的寒武纪地层层序并论地层单位“组”“阶”的关系。地层学杂志,4(3) 。
- 李耀西、宋礼生等,1975:大巴山西段早古生代地层志。地质出版社。
- 汪明洲、许安东,1987:陕南镇巴地区早寒武世火烧店组的建立及其地层意义。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7(3) 。
- 汪明洲、成汉钧等,1989:大巴山区寒武系的研究。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1(4) 。
- 汪啸风、项礼文等,1987: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2) ,早古生代分册。地质出版社。
- 陈旭、徐均涛、成汉钧等,1990:论汉南古陆及大巴山隆起。地层学杂志,14(2) 。
- 项礼文等,1981:中国的寒武系。地质出版社。
- 罗惠麟、蒋志文等,1984:中国云南晋宁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云南人民出版社。
- 陕西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83: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陕西省分册。地质出版社。
- 解永顺,1988:陕西镇巴下寒武统筇竹寺阶小壳化石动物及有关问题的讨论。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