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阜新盆地早白垩世含煤地层新认识
商平
摘要(Abstract):
<正> 辽西阜新盆地晚中生代地层发育,化石丰富,是研究东北晚侏罗—早白垩世陆相地层和植物组合序列的重要地区之一,正确划分对比,对煤田勘探及预测都具有一定意义。作者对盆地内有关地层逐一观察与追索,据植物组合和岩性特征,对含煤地层提出初步划分方案: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商平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6.02.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斯行健、周志炎,1960:中国中生代陆相地层。科学记录,新辑,4卷4期。
- 郝诒纯、陈芬等,1962:辽宁阜新沙海组及阜新含煤组的化石群及其地质意义。中国古生物学会会讯,第11期。
- 颐知微,1964: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科学出版社。
- 杨学林、历宝贤等,1978:吉林蚊河盆地晚中生代陆相地层。地层学杂志,2卷2期。
- 王自强、王瑛,1979:北京西山坨里-大灰厂地区晚中生代地层古生物简报。地层学杂志,3卷1期。
- 陈丕基等,1981:辽宁西部晚中生代陆相地层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丛刊,第1号。
- 1) 王公萧,1982:阜新岔地石油概查报告。
- 1) 王五力等,1979,辽宁西部晚期中生代地层。